【发布会实录】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汪宏志主持《淮北市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技术管理导则》新闻发布会
一、活动主题:《淮北市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技术管理导则》
二、承办单位: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三、新闻发布会时间:2025年6月27日
四、活动地点: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十三楼会议室
五、主持人: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汪宏志
六、参加人员:本局机关各科室、媒体记者
各位媒体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出席我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部分媒体记者出席本次发布会。
本次发布会主要有两项议程:
首先由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冀化云同志向大家介绍《淮北市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技术管理导则》编制工作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对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淮北市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技术管理导则》已经市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于5月1日起正式印发实施。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淮北市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技术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编制工作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导则》编制背景和过程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和用途管制监督管理,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淮北市实际情况,我局组织起草了《导则》。《导则》严格履行了公众参与、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并经市政府同意印发实施。
二、《导则》主要内容
《导则》分为7个章节,32小节共计139条,内容涵盖了建设项目选址布局、公服配套、指标控制、规划许可技术指导等内容,指导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及工程规划设计。
(一)总则。主要包含《导则》制定的目的、依据、修订原则以及适用范围等。
(二)建设用地。主要涉及用地分类、建设用地控制及用地兼容三个方面。明确规划用地界线划定、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原则和要求,对用地兼容做出指引,鼓励土地混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三)公共服务设施配建。主要包含了公共服务设施分类以及配建标准,明确了城镇社区生活圈配置要求。
(四)建设工程。本章主要针对居住、商业、工业、公建等23类建设工程,在新建、扩建、改建时提出管控和引导。一是明确建筑间距的基本原则,对日照分析的具体执行标准做出了优化更新;二是明确建筑物退让的基本原则,对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蓝线、绿线和高架路、铁路、电力线等距离作出要求;三是明确建筑高度和景观控制的基本原则,提出对净空限制、界面长度控制、住宅公建化设计等8个方面的要求和指引;四是对新建建设项目绿地率作出规定,明确工业物流仓储建筑项目规划指标;五是提出验线与规划核实的规范要求。
(五)交通工程。本章主要对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要求做出规定。一是明确城市道路等级分类、道路功能与横断面型式适用条件,提出道路交叉口、停车场库设置要求,明确城市公共交通设计标准;二是明确加油加气加氢站以及充换电站规划布局要求,提出城市桥梁、人行过街设施以及地面管井等设计标准。
(六)市政工程。本章主要明确市政设施配建要求,对供水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供热工程、输气输油工程、海绵城市、管线综合、环卫工程、消防工程规划建设提出要求。
(七)附录和附表。包括容积率计算规则、详细规划用地兼容指引表,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表,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配建标准表及名词解释等。
三、《导则》主要特点
(一)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新要求
《导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来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理念、新要求,持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强化国土空间优化发展保障机制,不断健全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全力保障国土空间依法治理、规划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力服务好人民城市建设,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二)推进城市居住品质活力提升
我局结合住建部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对《导则》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充分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更加有力支撑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主要包括三点:一是住宅层高升级。新建住宅层高由之前的不低于2.8米提高至3米,有效提升室内的采光通风,增强功能灵活性。二是日照标准优化。将“项目地块内住宅建筑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满足大寒日日照时数2小时”中的“居住空间”调整为“卧室或起居室”。提高居住的舒适性,有助于提升住宅的整体品质,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三是高层定义调整。因为住宅层高升级,因此在《导则》中将原先的“十至十八层为高层一类,十九至二十六层为高层二类”调整为“十至十七层为高层一类,十八至二十六层为高层二类”。
(三)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中,工业、物流仓储建筑后退园区内部道路红线一般按3—5米进行控制。在不改变土地主导用途且满足安全、消防等要求前提下,工业用地配套建设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面积占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上限由7%提高到15%,建筑面积的比例上限由15%提高到30%,提高部分主要用于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
鼓励园区集中建设配套服务设施,促进共享共用,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推动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发展。
四、保障措施和下一步打算
蓝图绘得好,还要干得好,一张好的蓝图还需要严格执行。“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接下来一是要做好《导则》的公开宣传以及政策解读工作,进一步增进广大群众对《导则》的了解。二是重点针对修订后的容积率规则及适用范围等问题,加强对业务工作人员指导和培训,做好新老文件交接的过渡工作。
以上就是《导则》编制工作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
下面请媒体朋友们就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请举手示意。
问题一:
记者:关于此次印发实施的《导则》,较我市原管理技术规定,有什么新的特点?
答: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冀化云同志回答
谢谢你的提问。本次《导则》的修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是贯彻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严格依据自然资源部2023年11月发布的《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修订用地分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衔接《住宅项目规范》等最新国家、省市有关新政策和规范标准,充分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更加有力支撑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三是紧密结合淮北市实际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新增了加油加气加氢站、充换电站选址布局要求及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公交场站充电设施设置要求。
记者:请介绍一下《导则》优化后的容积率计算规则具体从哪些方面提升了我市居民的居住生活品质?
答:建管科李伟同志来回答
谢谢你的提问。我市容积率计算规则,在参照广州、合肥、徐州等地最新政策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及审批经验进行优化。
一是放宽阳台、入户花园计容规则。赠送变多,层高基准提高,住宅可挑空30%:1.对于进深不大于2.4米,且投影面积小于户型面积20%的正常标准阳台,不管封闭与否,均只计一半容积率及产权面积,相当于赠送一半(空中花园达到一定标准参照阳台管理),而现行标准为阳台结构内全计容,结构外半计容,而预售及产权面积按照阳台封闭与否来计算,本规则在放宽阳台计容措施时避免了“规则打架”的弊端;2.楼层层高基准由3.6米提高到低层3.9米,多(高)层3.6米,此外,住宅的客(餐)厅可设置不超套型面积30%的挑空。
二是扩展了社区公共休闲空间。新规规定住宅建筑首层架空空间面积不小于首层投影面积的40%,作为公共休闲空间,其架空区域不计容积率,且可利用落地门窗及玻璃等进行封闭。符合标准的架空部分以及开敞的架空连廊、风雨连廊、景观亭等均不计容积率。
三是社区配套建筑设施建筑面积不计容,保障居住品质。社区服务用房、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用房、变配电房、开闭所、水泵房、公厕、通讯能源用房、邮政服务及传达室等建成后无偿移交移交全体业主或相关部门的,不计容。
四是保温层不计容。
五是鼓励存量用地开发。明确此前出具规划条件但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项目,可以执行本规则;此前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尚未开工建设项目为单独地块的,可以执行本规则,但应重新报送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并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变更。
问题三:《导则》的印发实施对于淮北未来城市规划和建设有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答:国土空间规划科李娟同志来回答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其中,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通过本次《导则》的修订和实施,有利于提高详细规划的可实施性,完善我市“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高质量推动城市发展、拓展城市功能、改善民生需求、提升居住品质。
(还有没有提问的,没有)
我们将以本次新闻发布会为契机,着力推进《淮北市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技术管理导则》落地实施,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导向,以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为实施导向,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全力服务和保障民生,营造美好人居环境,不断推动淮北市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各位媒体朋友们、同志们,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