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自然资源厅: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擦亮“皖美登”品牌
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从五个方面着力打造“皖美登”品牌。
一是创优营商环境成效明显。省自然资源厅构建了以“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不动产登记一体化“跨省通办”模式,建立了长三角、中部六省“跨省通办”合作机制,全省实现所有市县高频业务类型可“全程网办”“跨省通办”。同时,不断深化不动产“带押过户”改革,实现跨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办,覆盖工业、商业等各类不动产。“交地(交房)即发证”常态化,“十五分钟登记服务圈”集成服务点不断扩容,为企业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登记服务。
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有力。建立提级调度机制,开发建设了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发现处理平台,做到发现一起及时化解一起。2024年,全省解决1.4万套住宅办证问题,省级提级调度解决43件企业工业项目办证问题。全力推动保交房项目登记办证,完成16.5万套房屋登记,做到应登尽登。
三是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有序开展。全省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810万宗,占符合登记条件宗数98%,所有市县实现登记率90%的目标。林权登记完成数据整合汇交291万宗,金寨县、铜官区国家推动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扎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提前完成全省登记成果资料移交,二轮延包试点登记办证有序开展。
四是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稳步推进。省市项目均实现登簿破题,已完成9个省级项目和1个市级项目登簿。会同江苏厅完成滁河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为全国首个正式登簿的跨省域自然资源协同登记项目,形成了一套工作机制和经验做法。推动建设全省统一数据库,完成市县910个项目审核汇交。
五是登记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组织编制了《安徽省不动产登记业务场景规范》,推动全省登记事项“同口径受理、同标准办理”。制定了《工业项目“一码管地”“一码关联”工作技术规范(试行)》,建立健全“一码管地”地籍调查工作机制,促进自然资源全业务与地籍调查相融合,助力自然资源部门提升治理能力。